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子宫肥大治疗

子宫肥大是慢性妇科疾病是可以有效治疗的,患者们无须太多压力,积极配合治疗即可。目前,子宫肥大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激素治疗、手术治疗这几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患病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再配合日常的调理,肥大问题是可以治愈的。

患子宫肥大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子宫肥大就是指女性的子宫出血了均匀增大的症状,并且子宫肌层的厚度超过了2.5cm以上,患子宫肥大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量过多,持续天数延长;亦有表现为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经量及持续天数无明显改变;或表现为月经期延长,但经量不多。

子宫肥大患者多为经产妇,且多数为3产以上。患病时间长、流血量多者呈贫血貌妇科检查子宫均匀增大,一般为6周妊娠大小,少数超过8周妊娠大小,质地较坚韧。双侧卵巢可稍增大,有多发性滤泡囊肿。

多产妇,月经地多而子宫一性增大,子宫内膜正常或增厚,个别呈息肉状,但病理检查多数正常,少数显示增生,则可诊断为子宫肥大症。应注意与子宫肌瘤鉴别,尤其肌核为单一壁间或粘膜下者,其宫体均匀增大时,往往不易与子宫肥大症鉴别,通过诊刮探查宫腔及B超检查可协助诊断。但仍有少数病例上有在剖腹探查时方能确诊。

子宫肥大的中医治疗方法

气虚,主要指脾气虚。由于平时身体虚弱,脾气不足;或因饮食不规律、劳逸失度等损伤脾气,致使气虚不能固摄经血,因而引起月经量多或提前。脾虚日久即会影响及肾,或流产手术等也会损伤肾气,最终导致脾肾两虚而使病情加重。至于血热的原因,或因素常嗜辛辣上火之物;或因郁怒伤肝,肝郁化火;或由于阳盛体质之故,都会使得热入血中,逼迫经血速行,下血量多,称迫血妄行。

对气虚证候,要用健脾益气摄血法,可选择归脾汤加减,药如:黄芪25 克,党参20克,炒白术15克,阿胶珠、桑寄生各30克,艾叶炭9克,炮姜炭、炙甘草、茜草各6克,煨木香3克。如果血量过多,腰酸尿频,手足不温者,再加鹿角胶(烊化)、炒杜仲、菟丝子各15克,乌贼骨30克;小腹空坠明显者,加炒升麻、炒柴胡各6克;兼见口干欲饮者,属于失血伤津之故,可加麦门冬30 克,五味子9克。

在临床治疗时,要根据月经的颜色、经质的变化,再结合其他伴见症状仔细辨别,然后按气虚或血热的不同证候,分别治疗。一般说来,大凡月经量多,色淡红或正常,质稀薄,或血块与淡红血水并见,同时有面色萎黄,或小腹空坠,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等症状者,属于气虚;月经量多,颜色深红质粘稠,同时见有面红唇干,尿黄,便秘;或者有小腹胀痛,心烦口苦,脉滑数,舌红苔薄黄等症状者,属于血热。

对于血热证候者,要用清热凉血止血法,可选用固经丸加味,药如:龟板胶15克(烊化)、炒黄芩、炒黄柏各9克,生地黄、地骨皮、椿根白皮、地榆炭各15克,北沙参、炒蒲黄各20克。出血过多者,还可加阿胶(烊化)、陈棕炭各20克,煅龙牡各30克;倘有脾胃不和,大便溏泻者,去生地、黄柏,加炒白术10克,白扁豆30 克,藿香梗6克;如因出血伤阴耗气,见有心悸、口干者,可加太子参15克,麦冬20克,五味子9克。

以上两种证型中,较为多见的是血热证,临床变化也较多。但是无论气虚或血热,都可能挟有瘀血,瘀血阻滞造成血不归经,也可导致经量过多。

子宫肥大的治疗有哪些?

治疗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1.药物治疗

适用于轻度糜烂,方法如下:

(1)10~30%硝酸银溶液或10%碘酒 用棉签黏药小心地涂抹患处,用硝酸银后,应以生理盐水涂抹,使多余硝酸银成为无腐蚀性氯化银。每周2次,4~6次为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

(2)重铬酸钾液 用棉签沾药小心地抹患处,于月经净后上药一次,在下次经后可重复一次,对糜烂面较大者,有时效果较好。涂药前,先用0.1%新洁尔灭拭净宫颈黏液,后穹隆置棉球2个,防药物流下灼伤阴道黏膜。毕后取出棉球,再用75%酒精棉签揩拭涂药区(配方:重铬酸钾10g,浓硫酸75ml,加水至100ml)。

2.手术

对宫颈肥大、糜烂面深广且涉及颈管者,及(或)疑有恶变者,可作宫颈锥形切除。切下组织送病检。此法瘢痕较小,术后宫颈能保持原状。

3.电熨术

用电熨头接触糜烂面,使组织凝固,形成痂皮,约二周后痂皮开始脱落,创面愈合一般需6~8周。手术应在月经净后3~5天进行。有附件炎者忌用。治疗后白带可暂增多或出血。如出血较多,可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24小时后取出。缺点是有时因瘢痕收缩致宫颈狭窄。

有哪些慢性炎症会引发子宫肥大?

有哪些慢性炎症会引发子宫肥大?

医学上,子宫肥大症是指子宫均匀增大,伴有不同程度子宫出血的一类疾病。其临床表现有月经过多,持续无数延长;也有的患者表现为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经量及持续天数并无明显变化;或表现为月经持续日久,但血量不多。经期感觉小腹坠痛、腰痛,平时白带量多。

通常认为,子宫肥大症的基本病理改变,均在子宫肌层血管、肌纤维及结缔组织。而引发子宫肥大的原因主要是:

慢性炎症:慢性附件或子宫实质性炎症引起子宫纤维化,可导致子宫肥大。

盆腔瘀血:盆腔瘀血或子宫肌层血管硬化。也可以引起子宫结缔组织增生,从而导致子宫肥大。

卵巢功能障碍:雌激素分泌过高、长期刺激,致使子宫肌层肥厚而引起。

此外,子宫肥大症还多发生于多产妇女之中,这是由于多次孕产,其子宫肌层内的弹性纤维组织,在平滑肌间及血管周围增生,从而引起子宫肥大;或者因在产褥期反复感染,致使子宫复旧不全引起。

同时,还应注意的是由于子宫肥大患者的月经量多等症状极易与子宫功能性出血相混淆,应相互鉴别。例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无规律性,且多发生在青春期或更年期,子宫不增大或少许增大;子宫肥大症则多发生在育龄期及多产妇女,经量虽多但周期正常或缩短,子宫增大明显。另外,子宫壁间肌瘤及粘膜下肌瘤,也有子宫均匀增大、月经量多的症状,可以通过B超等详细检查,与子宫肥大症进行鉴别。

相关专家在线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