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很容易受到各种妇科疾病的困扰,其中子宫腺肌症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其中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当心。发现病情以后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妇科检查的时候,可发现子宫腺肌症患者出现子宫增大的现象,这也不算什么大病,对此大家不必过于担心,但是也一定要给与足够的重视。
什么是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型,可以和“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子宫内膜可以两种形式侵入子宫肌壁层,即弥漫型和局限型。前者为异位内膜侵入整个子宫的肌壁内,在不同部位其侵入范围和深浅可不同;后者异位内膜仅侵及某部分肌壁,形同子宫肌瘤,但其与周围正常组织并无分界(假包膜)。
子宫腺肌症发病症状:
1、痛经:这是子宫腺肌症最为常见的一个症状,一般患者都会出现继发性的痛经,随着病情的加重疼痛也是越来越明显。痛经的程度与宫内膜侵及肌层深度和宫内膜间质及腺体在肌层中的密度是成正比的。
2、月经量增多:主要的症状表现就是经期时间变长以及月经量增多,子宫肌壁的病变直接影响了子宫纤维的收缩,月经期开放的时候,血窦是不能关闭的。子宫内壁增厚会使宫腔的面积逐渐增大,最后受到雌性激素的影响合并增生过长。
3、子宫变大: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子宫还会变得很大,超过怀孕时候3个月的大小,呈现弥漫性的球形状。月经期或者月经前后子宫会增大,以后就会逐渐的缩小。
4、性欲下降和性冷淡以及性生活的时候有疼痛感,由于疼痛感十分明显,很多女性就会留下阴影,从此拒绝性生活,最后表现出性欲下降和性冷淡的现象。
局限型子宫腺肌病类似子宫壁间肌瘤,质硬,临床上也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和子宫增大等症状。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以继发性、剧烈的渐进性痛经为主,常有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子宫腺肌症妇科检查,患者的子宫呈均匀性增大,很少超过2~3个月妊娠子宫大小,并具有经前子官增大、经后缩小的特征,B超能帮助诊断。
患者应该重视子宫腺肌症的早期的诊断,尤其是临床诊断中子宫腺肌瘤和子宫肌瘤症的诊断。在临床,不管是症状,还是体征或辅助检查结果,与子宫腺肌病的表现重叠最多的是子宫肌瘤,尤其是局限型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之间。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实验室检查往往是鉴别子宫肌瘤症与子宫腺肌瘤的必要措施。子宫腺肌瘤患者如伴有子宫以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话,有时可在后穹窿触到痛性小结节。此外,还可使用孕激素治疗观察其效果,以资鉴别。但是在临床中子宫肌瘤症合并子宫腺肌病并不常见,约占肌瘤的10%左右。当临床诊断不明确时,应借助CT检查有助于鉴别。其他无症状者,或B超检查未查出者,则往往在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中能明确。
子宫腺肌症不是不治之症,治疗子宫腺肌症重在早期。在治疗过程中主要表现以渐进性痛经为主,经期延长,伴随经量增多,B超检查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子宫腺肌症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中医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七情所伤,气滞血瘀;或者是产后流产后,或行经受寒,邪正相搏、结于腹中而发生为“癥瘕”“积聚”,据医学专家证实,子宫腺肌症患者中自身抗体阳性率升高,内膜中IgG、补体C3、C4的增加,提示免疫功能可能参与了子宫腺肌症的发病过程。基于以上中西医对子宫腺肌症的认识,子宫腺肌症专家提出了疾病转归的“正气免疫学说”理论,以“理气化瘀,软坚调免”为治则。
众多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作为妇科中常见的疾病子宫腺肌症,在检查出这种疾病以后应该抓紧时间去医院治疗,而且必须选择正规医院治疗,否则延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时机,后果往往是不堪设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