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大多数女性患病后会出现痛经,月经过多等症状,此病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影响是很大的,患病后可根据自身患病情况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手术疗法性激素疗法以及清除宫腔残留物疗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病灶大小、部位,以及患者的生育要求和既往病史来综合考虑。当只有症状而无明确病灶时,可用药物保守治疗,抑制卵巢的功能,减少月经来潮,让异位的内膜逐渐萎缩。但是,药物保守治疗复发率较高,且有副作用,患者需要连续用药3~6个月,价格也较昂贵。腹腔镜不仅可以早期发现疾病,还可同时治疗疾病,使诊断和治疗同时进行,且避免了开腹手术以及盲目用药延误病情等弊端。
根据腔镜手术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如下3种:
1.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手术尽量切净或灼除内膜异位灶,保留子宫及双侧、一侧或至少部分卵巢。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2.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将盆腔内病灶及子宫予以切除,以免子宫内膜再经输卵管逆行种植并蔓延到腹腔,但要保留至少一侧卵巢或部分卵巢,以维持患者术后的卵巢分泌激素功能。适用于45岁以下,但无生育要求的重症患者,术后应加用药物治疗。
3.根治性手术:将子宫、双侧附件(输卵管、卵巢等)及盆腔内所有的内膜异位灶予以切除。适用于45岁以上近绝经期的重症患者,术后可不再用药。
预防内膜异位的关键
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母亲或姐妹有内膜异位症的女性,应主动定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另外,减少排卵次数,可以减少内膜异位组织的增生。怀孕是最自然的方式,吃避孕药是另一种选择,但需遵医嘱。再有女性的身体还要有健全的免疫系统,才能有力地吞噬、处理流窜的经血和内膜组织。
一、注意饮食:多喝水,少吃奶类食品,限制肉类的摄取量。
二、补充维生素B族: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保健护理要补维生素,维生素B族能够帮助肝脏更有效地代谢,以排除过多的雌激素。
三、热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保健护理可以放一个温热袋在腹部上:“让腹部温暖,保持舒服的温度,时间则视个人需要而定。”
四、保持身体活动:运动有助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但是,有证据显示,经常运动的妇女比较不会有子宫内膜异位的情况发生。可以试试地板操伸展运动、骑脚踏车或其他不会让身体太过度推挤的活动。
五、多吃鱼:为什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保健要多吃鱼,护理含鱼油丰富的饮食对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疼痛很有帮助,鱼油被认为可以刺激身体分泌好的前列腺素,这不会造成疼痛。
内异症的家庭疗养方法。
1、多吃鱼:多吃含有n—3脂肪酸的鱼秋刀鱼、一些深海鱼类含有11-3脂肪酸,这种物质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制造,是天然的抗前列腺素良药,多吃有益。
2、热敷及多喝热饮躺在床上休息,用热蒸气或热的水袋敷腹部或背部,可以为子宫内膜异位的妇女减轻不适。或者可以多喝热饮。
3、使用冷敷:如果热敷无效,你可以改用冷敷,直接将冰袋置于下腹部位,也许管用。
4、运动以缓解疼痛运动减少雌激素的含量,可能延缓子宫内膜异位的生长。运动也促进体内制造脑内啡,这是天然的止痛剂。采取温和的运动,例如走路,因为过度震动的运动会拉扯愈合及瘢痕组织。
5、减少咖啡因摄取量:汽水、茶、咖啡等所含的咖啡因似乎会加重某些妇女的疼痛,建议妇女避免咖啡因。
6、指压疗法你可以用指压法缓解疼痛,有两处穴位,一是位于腿内侧约脚踝骨上方5厘米左右处,另一处是拇指与食指所形成“v”字形的底部。要注意尽量用力压才可以起到效果。
月经紊乱、痛经、不孕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临床症状。
(1)痛经: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典型的症状。医学术语是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剧。开始无疼痛,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地出现痛经,并逐步加剧。可以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开始阶段能够忍受,数月或年后有的痛经加剧需要止痛剂,严重阶段疼痛难忍,止痛剂加量甚至无效。疼痛由于内异症内部出血刺激局部组织炎性反应引起。内异症病灶分泌前列腺素增加,导致子宫肌肉挛缩,痛经势必更为显著。月经过后,出血停止,疼痛缓解。痛经不仅病变严重性有关而且与内异症种植部位有关.
(2)月经异常:可以表现为月经过多或者周期紊乱。造成月经异常多数与内异症影响卵巢功能有关。内异症患者可以发生卵巢功能失调,如排卵异常等。
(3)不孕: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常伴有不孕。不孕患者中40-50%出现不孕。原因:内膜异位症常可引起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卵母细胞捡拾;或因卵巢病变影响排卵。
(4)性交疼痛:子宫直肠窝、阴道直肠隔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引起性交痛(深部触痛),经期排便次数增加、疼痛(里急后重)。
(5)其他:膀胱刺激征:子宫内膜异位至膀胱者,出现有周期性尿频、尿痛、血尿。腹壁疤痕及脐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则出现周期性局部肿块及疼痛。
正常妇女不孕率约为15%,内膜异位症患者可高达40%。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的原因可能与盆腔内器官和组织广泛粘连和输卵管蠕动减弱,以致影响卵子的排出、摄取和受精卵的运行有关。但盆腔解剖无明显异常的轻症患者亦可导致不孕,说明不孕的原因绝非单纯局部解剖异常所致。
① 黄体期功能不足:内膜异位症患者卵泡和黄体细胞上的LH受体数量较正常妇女为少,以致黄体期黄体分泌不足而影响受孕。
②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此病征为卵巢无排卵,但卵泡细胞出现黄素化,患者虽体温呈双相,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但无受孕可能。其诊断依据是在应有的排卵期后4-10日,腹腔镜检时,卵巢表面未见排卵孔;在LH高峰后2日,B型超声检查时卵泡仍继续生长;月经周期中,腹腔液量无增加,特别是腹腔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无突发性增高。
有报告证实内膜异位症患者LUFS的发生率较正常妇女显著增高,故多并发不孕。Konincks则提出由于 LUFS存在,腹腔液中雌、孕激素水平低下,不足以抑制逆流至腹腔内的内膜细胞种植,因而导致盆腔内膜异位症,故认为LUFS正是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但此学说尚未为人们所认同。
③自身免疫反应: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B淋巴细胞所产生的抗子宫内膜抗体,可干扰早期受精卵的输送和着床,腹腔内巨噬细胞增多亦可吞噬精子和干扰卵细胞的分裂从而导致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