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乳腺囊肿吃什么药最好

乳腺囊肿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和饮食调理。很多乳腺囊肿患者对于该病不重视,自己会私自买一些活血化瘀、散结的药服用,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也不提倡,如果乳腺出现问题,还是需要积极到医院接受诊治的。

中医治疗乳腺囊肿的方法是什么?

中医中药从整体观入手,对机体的气血,经络,脏腑功能进行全面调理,以达气血,经络之通畅,阴阳之平衡的升降浮沉原理,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祛邪外出之功。

组方:海藻12克,白芥子10克,三棱10克,苡仁20克,桃仁10克,夏枯草20克,南星6克,赤芍12克。

方解:方中三棱、桃仁、赤芍理气行滞、活血祛瘀,海藻、夏枯草、白芥子能消痰软坚、散结消肿,南星、苡仁化湿祛痰,白芥子与海藻配合能消除黏腻之阴邪,以上诸药配伍,能使痰湿化,气血通,囊肿消也。

用法:水煎服,药液为600毫升,每服300毫升,每日2次,10天为1个疗程,1~2个疗程B超1次,如有疗效,服药可直到肿瘤消失为止。用药3个疗程,肿瘤继续增大者为无效,可做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另做治疗。

功能:理气行滞、活血祛痰、软坚消肿。

组方加减:偏虚寒者加肉桂、炮姜、鹿角胶;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偏血虚者加熟地、当归、阿胶;偏痰湿者加云茯苓、苍术、土茯苓;偏血瘀者加水蛭、地鳖虫、泽兰;偏气郁者加香附、郁金、橘核;偏郁热者加丹皮、黄柏、大黄;偏痛重者加元胡、川楝子、乳香、没药、炮山甲;偏肾虚腰痛者加杜仲、枸杞等。如果突然出现小腹剧烈疼痛时,要及时做B超检查看其肿瘤有扭转否,如有扭转要及时手术治疗。

慢性乳腺囊肿怎么治疗

1、手术治疗 单纯的囊肿多数需手术诊治,但手术前要排除恶变的可能,以确定手术范围。

2、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以和胃化痰、舒肝理气为治疗原则,来改善疾病带来的乳房肿块症状以及其他不适体征。乳腺囊肿是由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痰瘀凝结所致,可分为肝郁脾虚型和冲任失调型两类。

(1)肝郁脾虚型。

主证:乳腺肿块,球型,光滑活动,可有疼痛,胸胁满闷,食少纳呆,舌体稍胖,苔白微腻,脉弦,脾脉弱。

治疗:疏肝行气,健脾渗湿。获等15g,党参6g,青皮15g,苍术10g,慧该仁20g,厚朴12g,当归6g,积壳12g,白术15g,炒扁豆20g,木瓜12g,浙贝12g,甘草6g,丝瓜络15g,炒麦芽60g。

针刺:平补平泻,选用肝俞、阴陵泉、足三里、擅中、脾俞、肾俞等穴。每周四次,每次留针30分钟,其中10分钟行针一次治疗乳腺囊肿。

(2)冲任失调型

主证:肿块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经前作胀变硬,经后变软,月经期、量、色、质有不正常,腰膝酸软,舌淡红或红,苔薄白或少,脉细。

治法:调理冲任。方剂:首乌地黄汤加减。何首乌10g,熟地12g,山药15g,拘祀15g,生山植12g,山茱黄12g,白芍12g,获等15g,积壳12g,炒麦芽60g,浙贝12g,获术9g,川芍9g。

针刺:补法为主,选用四满、三阴交、肝俞、肾俞、足三里、太冲、肩井、阴陵泉等穴。每次3一4组穴,留针3分钟,每周四次。

得了乳腺囊肿怎样治疗

乳腺囊肿患乳腺囊肿最初症状一般是乳腺肿物,单侧多见,位于乳晕区外的乳腺周边部位,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稍活动,触之囊性有轻度触痛,直径常在2~3cm,一般无腋区淋巴结肿大,年轻妇女在哺乳期或之后发现乳房边界较清的肿物,并主诉在哺乳期中曾患过乳腺炎,检查在乳晕区外的较边缘部位触到边界清楚,活动、表面光滑的肿物,应想到积乳囊肿的可能,借助B 超检查可确诊o应注意与乳腺囊肿病、乳腺腺纤维瘤、乳癌相鉴别。

本病属于乳腺良性病变

乳腺囊肿多位于乳房中央、乳头周围,特别好发于乳头上方处。其有单纯囊肿和积乳囊肿之分,因此,其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需对症治疗,那么乳腺囊肿的治疗方法有什么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乳腺囊肿的治疗方法:

1、单纯囊肿,根据上述临床表现诊断比较容易。

单纯囊肿多数需手术治疗。但手术前要排除恶变的可能,以确定手术范围。

2、积乳囊肿,如发现乳房肿块进行穿刺抽液可明确诊断。

积乳囊肿治疗以手术为主,对不再生育的妇女可行穿刺抽液,免除手术切除。

乳腺囊肿属于乳腺良性病变,一旦发现应考虑手术切除,手术只需行肿物单纯切除,如在哺乳期,若有继发感染时,应控制感染,然后行肿物切除并送病检。乳房囊肿应做针吸穿刺细胞学检查,如有的混有血性液体,多次穿刺不消失,均应手术切除,少数病人于绝经后期可自行消失。

相关专家在线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