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一直困扰着众多女性,患病后使女性受尽折磨患有此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女性在分娩,流产后胎盘或恶露残留在宫腔内导致宫腔感染致使子宫内膜炎出现,患病后白带会明显增多且有臭味,月经量也会随之增多
子宫内膜炎饮食疗法只能起辅助作用。
蒲公英瘦肉汤:瘦猪肉250g,蒲公英、薏苡仁各30克。蒲公英、生苡米仁、猪瘦肉洗净,一起放入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1-2小时,调味供用,佐餐食用。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带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型急性子宫炎。
黄瓜土茯苓乌蛇汤:黄瓜500克,土茯苓100克,赤小豆60克,乌蛇250克,生姜30克,红枣8个。将乌蛇剥皮,去内脏,放入开水锅内煮沸,取肉去骨;鲜黄瓜洗净。将上述用料与蛇肉一起放如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煲3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每日1剂,5-7天为1个疗程。具有清热解毒、除湿的功效,适用于急性子宫炎。
马齿苋瘦肉汤:猪瘦肉250克,马齿苋、芡实各30克。将马齿苋、芡实、猪瘦肉洗净,一起放入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2小时,调味供用,佐餐食用。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带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型急性子宫炎。
鱼腥草猪肺汤:鲜鱼腥草60克,猪肺约200克,精盐适量。将猪肺切成块状,用手挤洗去除泡沫,加清水适量煲汤,用精盐少许调味,饮汤食猪肺。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急性子宫炎。
子宫内膜炎有哪些禁忌的饮食?
1、干果不忌,可随时食用。养生行血,核桃温阳,大枣、桂圆益气养血,更为适用。
2、谷类、豆类、薯类作为主食,均可食用,无需避免。
3、家禽家畜、蛋乳、鱼鲜一般均可食用,气血虚少者用以益气养血效果较好。田螺、蛤蚌、蟹、鳖偏凉食,宜少食。过于肥厚之肉品忌食。
4、水果多为生食,经前后亦宜避免。
5、蔬菜之中,油菜、荠菜、苋菜、海带、黄瓜、丝瓜、冬瓜、茄子、韭白、竹笋、莲藕均属凉性,在月经前后少食为好,尤不可生食。葱白除风散寒,疏通肝经,食之有益。木耳有和血之功,亦可多食
子宫内膜炎的检查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子宫内膜炎怎么检查,可做血及宫腔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可明确诊断,且供治疗用药参考。
二、B超的检查:B超进行宫内状态初步诊断,其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及化验结果来诊断手否子宫内膜炎。
三、体内扫描检查: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就需要作体内扫描检查了。子宫内膜炎怎么检查,利用扫描器检查患者,还可同时决定治疗方式和方法。
四、白带检查:可以排除是否患有阴道炎,治疗的时间和效果要看你机体接受药物的敏感程度来定。
五、血象:急性子宫内膜炎时,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均增多。子宫内膜炎怎么检查,诊断性刮宫:疑为慢性子宫内膜炎时,可经抗生素控制炎症三天后,行诊断性刮宫。经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亦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1)一般疗法
急性子宫内膜炎应卧床休息,宜半卧位,以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及宫腔分泌物的引流;可做下腹部热敷,以促进炎症的吸收并止痛; 要保持大便通畅,以减轻盆腔充血,并有利于毒素排泄。
(2)清除宫腔残留物及其它异物
发生于分娩或流产后的子宫内膜炎,如疑有胎盘组织残留,应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立即予以清除,但以轻轻清除突出宫腔残留物为宜,尽量不要刮宫,待抗生素达到一定剂量、炎症得以控制时,方可行刮宫术,以防炎症扩散。
(3)扩宫引流及雌激素治疗
对于慢性子宫内膜炎以及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可用扩张宫颈口的方法配合治疗,以利于宫腔分泌物的引流,并祛除诱因。老年患者还可应用少量雌激素。
(4)手术治疗
这个法适合于因粘膜下肌瘤或息肉而致的慢性子宫内膜炎,此时单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因此可考虑手术切除。
常用治法如下:
一、辨证选方
1.热毒壅盛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止痛。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味。金银花30g,蒲公英20g,野菊花20g,紫花地丁20g,天葵子20g,牡丹皮15g,赤芍15g,红藤30g,败酱15g,元胡15g。腹胀较甚者,加木香10g,积壳10g;带下混浊臭秽者,加鱼腥草30g,黄柏10g;痛甚者,加乳香15g,没药15g。
2. 湿热壅阻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带。
方药;清热调血汤加减。丹皮15g,黄连10g,生地2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 薏苡仁15g。香附15g,元胡15g。带下色黄有秽昧者。加败酱草20g,红藤30g;尿频尿痛者,加甘草梢10g,滑石15g;腹胀者加木香10g,枳壳10g。
3. 寒湿凝滞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味。小茴香10g,干姜10g,肉桂10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0g,没药15g,元胡15g,灵脂15g,蒲黄15g。两侧少腹痛者,加荔枝核15g,川楝10g,乌药15g;腰酸下坠者,加寄生15g,川断15g,狗脊15g;带下量多者,加白术15g,山药15g;腹胀者加香附15g,积壳 10g。
4. 肾阳不足
治法:温肾助阳,化瘀止痛。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干地黄20g,山药10g,山茱萸10g,泽泻10g,茯苓10g,附子5g,肉桂5g。小腹凉甚者,加小茴10g,川椒 5g;伴痛经者,加香附 15g,当归 10g,元胡 15g;腰膝酸软者,加巴戟天15g,杜仲15g。
二、专方验方
1. 金银花309,连翘15g,蒲公英30g,土茯苓15g,车前子9g(布包人),元胡15g,炒枳壳6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2剂,适用于高热、腹痛下坠、黄带下。
2.海螵蛸适量,炒后研极细面,每次服9克,每日2次,元酒15g送下,适用于子宫内膜炎、赤白带下。
3. 鱼腥草30~60g(鲜品加倍),公英、忍冬藤各30g,每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子宫内膜炎、赤白带下、味腥臭且下腹痛者。
三、灌肠疗法
1. 蒲公英、金银花、红藤、败酱、鱼腥草各30g,当归、桃仁、三棱、莪术各15g,加水1000ml, 依煎至1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适用于急慢性子宫内膜炎。
2. 丹参、鸡血藤、连翘各30g,赤芍、丹皮、三棱、莪术各15g,加水1000ml,浓煎至100ml, 每日1次,保留灌肠。
四、贴敷疗法组成:千年见、地追风、羌活、独活、川椒、白芷、乳香、没药、红花、血竭各6g,川断、寄生、五 加皮、赤芍、当归、防风各20g,透骨草、祁艾叶、蛤蟆草各100g。方法;上药共研细末,入布袋内,蒸熟后敷于下腹部,每日1次,每次30~40分钟。
五、物理疗法高热患者可推拿降温或酒精浴,或下腹部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
1.一般处理
(1)饮食 以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并含有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的食物为宜,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补充营养及水分,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
(2)急性子宫内膜炎 应卧床休息,宜半卧位,以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及宫腔分泌物的引流;
(3)做下腹部热敷 以促进炎症的吸收并止痛;
(4)要保持大便通畅 以减轻盆腔充血,并有利于毒素排泄;
(5)高热时 可物理降温;
(6)应避免过多的妇科检查 以防止炎症扩散。
2.药物治疗
(1)宫腔内给药 对已婚患者可采用宫腔内给药的方式,操作前先以双合诊查清子宫大小及位置,外阴阴道消毒、探测宫腔深度后,将灭菌导尿管自宫口送入宫腔,以小于宫腔深度0.5cm即可,将选定的药品,经导尿管缓慢注入宫腔,待药液全部进入宫腔后,拔出导尿管,平卧或臀高l~2小时,每日1次,经期停用,由于本方法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处,往往疗效显著。
(2)抗生素治疗并清理宫腔 发生于分娩或流产后的子宫内膜炎,如疑有胎盘组织残留,应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立即予以清除,待抗生素达到一定剂量、炎症得以控制时,方可行刮宫术,以防炎症扩散。如果子宫有活动性出血时,可在应用大量抗生素的情况下清理宫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