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痛经常持续数小时或l—2天,一般经血畅流后,腹痛缓解。本病以青年妇女较为常见,是妇女常见病之一。
1、饮食均衡
专家说:“大多女性省略正餐,而吃过量的甜食及咸食。”虽然健康的饮食无法消除经痛,但对改善全身的健康状况却有神奇功效。避免过甜或过咸的垃圾食物,它们会使你胀气及行动迟缓,多吃蔬菜、水果、鸡肉、鱼肉,并尽量少量多餐。
2、服用维他命
专家指出,他的许多病人在每天摄取适量的维他命及矿物质之后,已较少发生经痛。他建议服用综合维他命及矿物质,最好是含钙且剂量低者,你一天可服用数次(饭后)。
3、补充矿物质
钙、钾及镁矿物质,也能帮助缓解经痛。专家发现,服用钙质的女性,较未服用者还少经痛。镁也很重要,因为它帮助身体有效率地吸收钙。不妨在月经前夕及期间,增加钙及镁的摄取量。
4、避免咖啡因
咖啡、茶、可乐、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使你神经紧张,可能促成月经期间的不适。因此,应避免咖啡因。此外,咖啡所含的油脂也可能刺激小肠。
5、禁酒
假使你在月经期间容易出现水肿,则酒精将加重此问题。勿喝酒。如果你非喝不可,则限制在1一2杯酒之间。
6、保持温暖
保持身体暖和将加速血液循环,并松弛你的肌肉,尤其是痉挛及充血的骨盆部位。多喝热的药草茶或热柠檬汁。也可在腹部放置热敷垫或热水瓶,一次数分钟。
7、泡矿物澡
在温水缸里加入1杯海盐及1杯碳酸氢钠。泡20分钟,有助于松弛肌肉及缓和经痛。
8、运动
尤其在月经来临前夕,走路或从事其它适度的运动,将使你在月经期间较舒服。
9、练习瑜伽操
瑜伽也有缓和的作用。举例如下。弯膝跪下,坐在脚跟上。前额贴地,双臂靠着身体两侧伸直。保持这姿势,直到感到不舒服为止。
1.剧痛时应卧床休息,如出现面色苍白,肢冷出汗等虚脱症状,应立即平卧,保暖,必要时就诊。
2.对痛觉敏感及精神紧张者,尤其青春期少女,因缺乏对月经的了解,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而致加重疼痛,因此需要加强心理护理,了解妇女生理知识,解除精神负担,保持心情舒畅,痛经自会减轻。
3.痛得受不了的,可采用针灸止痛:委中、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内关。
4.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安静、舒适、温度及湿度适宜。
5.保持外阴部清洁,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温水清洗外阴,1~2次/日。经期及余血未净禁止性交、游泳及坐盆,勤换卫生巾垫,用合格的卫生巾垫。忌坐卧潮湿之地。
6.正值经期,注意腹部保暖,两足勿下冷水,防止寒邪侵入。同时注意生活起居,避风寒,防感冒。月经期避免激烈运动及过度劳累。
7.经前期及行经期,勿食冷饮、辣椒、酸醋、甜品及田螺等寒性食物。
8.平时注意营养,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预备式 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种。
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种,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益气壮阳,交通心肾。
团摩脐周 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种,至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揉按关元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功效:滋养肝肾,调经止痛。
搓擦腰骶 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种,以腰部发热为佳。
功效:强腰壮肾,活血通络。
揉按肾俞穴 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功效:温补肾阳,强腰壮骨。
按揉足三里穴 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掌揉血海穴 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子宫穴
按摩方法: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中极旁开3寸。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
功效:点揉子宫穴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
足三里
按摩方法: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揉足三里穴,以感到酸胀为度,宫寒痛经患者可用艾条悬灸。
功效:点按足三里具有补益气血、暖宫调经止痛的功效。
太冲穴
按摩方法: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之中点处,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以感到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功效:揉按太冲穴具有疏肝行气止痛的功效。
三阴交穴:
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功效: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以下介绍几种对痛经有帮助的中草药
女贞子 女贞子10克,甲鱼1只,女贞子用布包同甲鱼一起煮,放调味食用。
山楂 山楂30克,糖适量,开水冲后代茶饮,每日1次,经前3~5日始用,经停即止。
白芥子 白芥子粉3克,置神阙穴,胶布固定,热水袋(水温50摄氏度)熨烫,每日3次,每次半小时。
冬葵子 用冬葵子1公斤,大青盐1公斤,铁锅炒热,软布包裹,置脐及少腹熨之,每日1~2次。
黑豆 黑豆60克,鸡蛋两个。黑豆加鸡蛋文火煎煮,蛋熟去壳,再煮数分钟,温服。适用于疼痛喜温、喜按者。
三七 三七粉2~3克,经前及经痛时温开水送服,每日1~2次。
云南白药 每次两片,每日4次。
大蓟 大蓟15克,水煎温服,每日1次,每月月经来潮前4~5日开始服药,服5日为1个疗程。
丹参 丹参酮片,每次两片,每日两次。于月经周期第5日开始服用,每个月连服20日,连续3个月为1个疗程。
益母草 益母草鲜品10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煮粥食用。
薏苡仁 薏苡仁100克,加水适量煎熬为稀汤,每日1次,经前3日始服,至本周期症状消失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