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肥大对于患者的影响很大,所以平时女性朋友要多了解相关知识,生活中多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尽可能的避免此病的出现。如果不幸患上子宫肥大,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生活中也要注意生活习惯和饮食的改变。
1、肠胃不是很好的女性朋友,在经期时间段就不要吃一些比如冷饮、生拌凉菜、螃蟹、田螺、蚌肉、蛭子、梨、柿子、西瓜、香蕉、苦瓜、山竹、绿豆、黄瓜、荸荠、柚、橙子等,因为这些食物会让你寒凝血瘀而使痛经加重。
2、不要吃酸的东西比如米醋、酸辣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樱桃、酸枣、芒果、杏子、李子、柠檬等这些,因为酸性食品有固涩收敛作用,使血液涩滞,不利于经血的畅行和排出,因此痛经者应尽量避免在经期使用此类食物。
3、不要吃辣,比如辣椒、生姜、韭菜这些佐料,一部分痛经病人,本来就月经量多,再吃辛辣温热、刺激性强的食品,会加重盆腔充血、炎症,或造成子宫肌肉过度收缩,而使痛经加重。
预防方法:
1、做好计划生育,预防感染。患者冲洗阴道每周一次为宜,以免造成菌群失调,而引起细菌感染。密切注意是否有其他部位霉菌感染,积极控制原发病,提高身体抵抗力。
2、预防产后感染,产后子宫收缩不良者应及时给予子宫收缩药物。
3、产后适当俯卧或膝胸卧位及产后运动,以防子宫后倒,减少盆腔淤血。
4、积极治疗卵巢功能失调,避免雌激素的持续刺激等。
5、注意卫生。患者要勤换内裤,且内裤宜宽大,不要穿尼龙等非棉制品的内裤。内裤,用过的浴盆、毛巾等应用热水煮沸消毒。
6、饮食要均衡,注意营养搭配。
子宫肥大的食疗方法:
一、乌骨鸡汤:组成,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克。用法:将鸡洗净,去脏杂,把药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熟,去药渣,加入调味品后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周期前天天l剂,连服3-5次。
作用:健脾养心,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不足而致月经周期过少,经色稀淡,头晕眼花,心悸怔仲,面色萎黄,少腹空坠,舌质淡红,脉细。
二、归地烧羊肉:组成,羊肉500克,当归、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用法:羊肉洗净,切块,放砂锅中,并入洗净之药及酱油、盐、糖、黄酒,净水各适量,红烧至肉烂,可常服。
作用:温中补虚,益气摄血;适用于气虚所致月经周期量多,色淡质虚,面色无华,神疲气短,懒言,舌质淡,脉弱无力。
三、生化蜜膏:组成,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用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作用:活血化瘀,温经调经;适用于瘀血停滞所致月经周期过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涩。
四、母鸡艾叶汤:组成,老母鸡1只,艾叶15克。用法: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周期期连服2-3剂。
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周期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舌淡脉细。
1、乌骨鸡汤
组成: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克。
用法:将鸡洗净,去脏杂,把药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熟,去药渣,加入调味品后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l剂,连服3—5次。
作用:健脾养心,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不足而致月经过少,经色稀淡,头晕眼花,心悸怔仲,面色萎黄,少腹空坠,舌质淡红,脉细。
2、归地烧羊肉
组成:羊肉500克,当归、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
用法:羊肉洗净,切块,放砂锅中,并入洗净之药及酱油、盐、糖、黄酒,清水各适量,红烧至肉烂,可常服。
作用:温中补虚,益气摄血;适用于气虚所致月经量多,色淡质虚,面色无华,神疲气短,懒言,舌质淡,脉弱无力。
3、生化蜜膏
组成: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用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作用:活血化瘀,温经调经;适用于瘀血停滞所致月经过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涩。
4、母鸡艾叶汤
组成:老母鸡1只,艾叶15克。
用法: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
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舌淡脉细。
5、地黄煮酒
组成:生地黄6克,益母草10克,黄酒200毫升。
用法:将黄酒倒入瓷瓶(或杯)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约20分钟,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
作用:活血止血;适用于血瘀所致之月经过多,色紫黑,有血块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