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肥大虽然是慢性妇科疾病,但是对于患者的健康危害并不小。子宫肥大会造成患者的月经习惯的改变,影响正常生活。肥大还能诱发宫颈肥大从而引发更多的妇科疾病,影响女性的正常受孕。还会导致患者的子宫出血,腹部疼痛等问题。
分娩后子宫骤然缩小,6-8周后子宫恢复到正常大小,子宫颈也由产前的充血、水肿,逐渐恢复原形。初产妇的宫颈外El失去原形而变为横裂形。
进入更年期后,突出表现为月经的紊乱,经常闭经,最后绝经,绝经期子宫和子宫颈萎缩,这时子宫内膜也再不会发生周期性变化,因此月经也就停止了。
到了性成熟期,也就是女性18岁以后,子宫发育成熟,外形如倒梨形,上部较宽为宫体,下部狭窄呈圆柱形为子宫颈,宫体与宫颈的比例为2:1,子宫肌层也明显增厚,最厚约0.8厘米。
妊娠期间,宫颈血管增多,充血变软呈紫蓝色;腺体分泌增加,甚至黏稠的分泌物充满宫颈管,堵塞宫颈口,成为防止细菌侵入官腔的一道屏障。
宫颈肥大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白带增多。另外,由于结缔组织增生及炎症沿宫颈旁或经宫骶韧带向盆腔扩散,故患者经常主诉有腰骶部疼痛或会阴部坠胀感,这是宫颈肥大比较突出的两个症状。
子宫肥大症,是指子宫均匀增大,肌层厚度超过2.5cm以上,伴有不等程度子宫出血的一种疾病。子宫肥大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子宫肌层内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壁的变化。
一般可见子宫呈均匀增大,肌层肥厚达2.5~3.2cm.切面呈灰白色或粉红色,硬度增加,纤维束呈编织状排列。外1/3肌层内血管隆突,内膜正常或增厚,有时可见合并小型平滑肌瘤(直径小于1cm)或内膜息肉。
子宫肥大的主要症状为:
1.量过多,持续天数延长;
2.表现为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经量及持续天数无明显改变;
3.为月经期延长,但经量不多。
患者多为经产妇,且多数为3产以上。患病时间长、流血量多者呈贫血貌。妇科检查子宫均匀增大,一般为6周妊娠大小,少数超过8周妊娠大小,质地较坚韧。双侧卵巢可稍增大,有多发性滤泡囊肿。
子宫肥大的发病原因:
(一)多产妇慢性子宫复旧不全:多产妇的子宫肌层内弹力纤维组织在平滑肌间及血管周围增生,致使子宫肥大。
(二)卵巢功能障碍:雌激素持续刺激,可使子宫肌层肥厚。临床上常见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尤其病程较长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增大。
(三)炎症引起:慢性附件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子宫慢性肌炎,引起子宫肌层内胶原纤维增生,使子宫纤维化。
(四)盆腔瘀血,引起子宫结缔组织增生,亦可致子宫肥大。
(五)子宫肌层血管硬化:原发性子宫血管病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