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溢液的出现使得很多女性都非常的烦恼,如果发现此病不及时到医院就医会很有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癌变,双侧乳头溢液大多都是生理性溢液女性患有乳头溢液应该保持局部清洁这样病情才能尽快恢复
(一)实验室检查
1.溢液细胞学检查
溢液细胞学检查简单、方便,能早期发现乳腺癌,为病人容易接受的诊断方法。有的学者提出所有乳头溢液均应常规进行细胞学检查。
2.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
乳头溢液伴有乳内肿块者,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可达96%,对乳头溢液的良性疾病的正确诊断率则较低,常需和临床所见及其他辅助检查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3.活体组织检查
是确诊乳头溢液病因的最可靠方法,尤其对早期微小瘤灶,影像学、细胞学诊断为阴性而临床又可疑时,需进一步确诊的可靠方法。若能在影像学定位基础上行穿刺活检,则确诊率尚可提高。
(二)其他辅助检查
1.近红外线乳腺扫描
此法对乳晕区导管疾病所引起的溢液的阳性诊断率可达80%~90%。
2.B超检查
此法对良性乳腺疾病的病因诊断符合率可达80%~90%,超声检查可见到扩大的乳管、极小的囊肿,有时可见到管内乳头状瘤或充盈缺损情况,对乳腺恶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可达71%~90%。
3.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
对乳头溢液、良恶性乳腺疾病均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尤其对有乳头溢液而体检无肿块及其他特征,或其他检查均为阴性者。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能在术前明确溢液的部位、性质和程度。
乳头溢液一般多发生在40岁左右妇女。50岁以上的乳头血性溢液应首先考虑为恶性。浆液性溢液大部分病例为乳头下部的乳头状瘤引起,也可见于乳腺增生,少数浆液性溢液是癌所引起。假性溢液为乳头湿疹或乳头炎症引起。
乳头溢液多发生于乳腺增生症、导管内乳头状瘤、乳房炎症、乳腺导管扩张症或乳腺癌,血性乳头溢液常见于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癌。若女性乳头出现溢液的情况,应立即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及早查明病因、确诊并进行下一步治疗。
乳管镜检查目前已成为取代乳管造影诊断乳头溢液病的手段,其操作方便、创伤小、直观,有效地提高了乳管内隆起性病变的诊断率,同时,也可用于良性乳管病变的治疗,如:乳管镜辅助病变乳管微创切除、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乳管内肿瘤导丝定位等。
乳头溢液的发生影响了广大的患者,能够导致乳头溢液发生的原因比较多,疾病的因素也能够诱发乳头溢液的出现,比如常见的疾病有乳腺增生,乳腺炎以及乳腺肿瘤的患者。这些疾病导致的乳头溢液的性质也不一样表现在溢液的颜色数量等。乳头溢液的出现给广大的女性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尤其是一些爱美的女性,甚至因为乳头溢液的出现导致一些心理上的疾病,患者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乳头溢液的出现。
一般来讲,如果为双侧乳头溢液,则可能是生理性或全身性病变,如新生儿刚出生时,从母体血中带来的雌激素水平较高,在出生后的1~2周内可以有少量的乳汁分泌;成年人由于下丘脑垂体病变导致的溢乳-闭经综合征等。如果为单侧乳头溢液,则可能是病理性改变,并多为局部病变,如乳腺导管良性病变及乳腺癌等。如果为多孔溢液,可见于生理性的,亦可见于病变范围较大者,如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乳腺增生病等;如果为单孔溢液,可见于某一支导管的病变如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内乳头状癌等。如果溢液为自行溢出,则通常说明导管内积存的液体较多,并仍在不断分泌,以范围较大的病理性溢液可能性大;如果溢液为挤压而出,则说明导管内积存的液体较少,而挤压某部位后溢液常可提示该部位可能为病变所在。
仔细观察、辨识乳头溢液的性状,对于寻找溢液的原因意义重大。一般来讲,乳汁样溢液常表现为非哺乳期双侧多孔自行溢出,其色泽和性状犹如脱脂乳汁,多为下丘脑功能紊乱,血中催乳素水平异常升高引起;浆液性溢液常为挤压而出,少数亦可为自行溢出,经常将衣服染湿,可发为单侧或双侧,溢液呈稀薄透明微黄色或棕褐色或呈粘稠状,多为良性乳腺病引起,如乳腺增生病、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少数浆液性溢液可因乳腺癌引起;水样溢液常为单侧发病,溢液呈稀薄无色如清水样,常因肿瘤而引起,有学者指出,约有50%左右的水样溢液可能为癌;脓性溢液常发为单侧,自行溢出或挤压而出,多呈绿色或乳黄色,浓稠,脓样,可带血液,多见于炎性乳房疾病,如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血性溢液常发为单侧,自行溢出或挤压而出,溢液呈鲜红、淡红、浅褐色或咖啡色,多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引起,亦可见于乳腺癌、乳腺增生病或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由于恶性病变更易引起血性溢液,故临床对于血性溢液患者更应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
此外,还需分清乳头溢液是真性溢液还是假性溢液。真性溢液是指由乳腺导管经乳头开口处排出的;而假性溢液通常是指那些由于乳头表浅糜烂或因乳腺导管瘘继发感染而引起的乳头部的炎性渗液。我们这里所说的乳头溢液一般是指真性乳头溢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