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溢液大多发生在一年以及一年以上的停止哺乳或妊娠的女性身上,乳头溢乳是及其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乳头溢液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一般溢液的症状分为血性溢液,双侧乳头溢液,单侧乳头溢液,症状不同因此治疗方法也不同
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良恶性乳腺疾病均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尤其对有乳头溢液而体检无肿块及其他特征,或其他检查均为阴性者。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能在术前明确溢液的部位、性质和程度。导管内乳头状瘤多位于主导管及2、3级分支导管其造影特征为单发或多发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远端导管扩张,少见导管梗阻。
若主导管梗阻可见梗阻处呈弧形杯口状肿块影,管壁光滑、完整、无浸润现象。乳腺囊性增生病造影,显示终末导管、腺胞呈较均匀的小囊状或串珠状扩张,或表现乳管及其分支变细、呈线状,细小分支减少管壁光滑管腔通畅。乳腺导管扩张症表现为乳晕下大导管显著扩张、迂曲,严重者呈囊状。乳腺癌造影表现为导管梗业的医院治疗这种疾病,以最大限度的恢复大家的健康。
乳头溢液检查方法:
1.近红外线乳腺扫描 此法对乳晕区导管疾病所引起的溢液的阳性诊断率可达80%~90%。方法简便,无创伤性又可反复检查有学者报告采用近红外线乳腺扫描时,辅以溢液乳管内注入2%美兰行导管造影可显示溢液与导管之间的病变关系,可提高乳晕区导管疾病的病因诊断率。
2.B超检查 此法对良性乳腺疾病的病因诊断符合率可达80%~90%,超声检查可见到扩大的乳管、极小的囊肿,有时可见到管内乳头状瘤或充盈缺损情况,对乳腺恶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可达71%~90%有人报告普遍B超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断符合率此法对病人无损伤、无痛苦,简便易行具有分辨率高等优点。
3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 对乳头溢液良恶性乳腺疾病均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尤其对有乳头溢液而体检无肿块及其他特征,或其他检查均为阴性者。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能在术前明确溢液的部位、性质和程度。导管内乳头状瘤多位于主导管及2、3级分支导管其造影特征为单发或多发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远端导管扩张,少见导管梗阻。
乳头溢液检查方法:
1.溢液细胞学检查 溢液细胞学检查简单、方便,能早期发现乳腺癌,为病人容易接受的诊断方法。有的学者提出所有乳头溢液均应常规进行细胞学检查。
2.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 乳头溢液伴有乳内肿块者,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可达96%,对乳头溢液的良性疾病的正确诊断率则较低,常需和临床所见及其他辅助检查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3.活体组织检查 是确诊乳头溢液病因的最可靠方法,尤其对早期微小瘤灶,影像学、细胞学诊断为阴性而临床又可疑时,需进一步确诊的可靠方法。若能在影像学定位基础上行穿刺活检,则确诊率尚可提高。
乳头溢液鉴别诊断:
1.乳腺导管扩张症与导管内乳头状癌的鉴别 后者多见于中老年妇女,起病缓慢,乳头常有血性溢液。乳内外上或内上象限可触及无痛性肿块,随病情发展,肿块可与皮肤粘连,融成团块。
2.乳腺导管扩张症与乳腺囊性增生病的鉴别 后者乳头溢液为水样或淡黄色,乳痛与月经周期有关,经前加重,经后减轻或消失。两侧乳内可触及散在的多个大小不一的结节,伴触痛。
3.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导管内乳头状癌鉴别 两病在临床上不易鉴别,尤其是管内乳头状癌的早期阶段,更不易识别后者病程较长,发展缓慢,年龄大于50岁。乳内肿块直径较大,可达5~8cm,质硬。溢液细胞学检查可找到癌细胞。溢液癌胚抗原(CEA)检测阳性者常诊断为癌。若仅乳头溢液而无肿块者,则癌的可能性要小一些。选择性乳管造影两者有明显不同必要时在病变组织处,切取活检最后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