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产后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发病率居高不下,为此很多女性朋友十分焦虑,子宫脱垂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最常见的就是分娩造成的,所以大多数女性朋友患有这种疾病也就不足为奇了,为此应该做好预防工作,远离这种疾病。

子宫脱垂产后有哪些表现?

子宫脱垂产后有哪些表现呢?这是大家都很关注的,为了解除大家的疑惑,我们特意咨询了相关专家,一下做了相关介绍。

子宫脱垂产后的5个表现:

1、下坠感及腰酸背痛,尤其腰骶深部更甚,但该处并无压痛点。这是子宫下垂,牵拉其周围的支持组织,以及继发的盆腔瘀血所造成的。与此同时,下腹部、阴道、外阴部出现坠胀感。久站、行走以及劳动时症状加重,平卧则可减轻,甚至消失。

2、阴道内脱出块物。Ⅱ、Ⅲ度子宫脱垂者,子宫颈及子宫体即脱出于阴道口外,平卧时可回纳。

 

子宫脱垂治疗措施1

已发生子宫脱垂的病人宜采用中西医结合,及治疗、营养、休息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在治疗方法上可分:使用子宫托,内服中药,针灸,熏洗等非手术疗法及手术修补。因手术后对再次阴道分娩有一定影响,故手术仅适用于严重病例及不再生育的妇女。

一、子宫托疗法

(一)子宫托及其作用:子宫托很早就被用来治疗子宫脱垂。经各省市在防治子宫脱垂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已收到较好效果。此法简便易行,能使患者自行掌握,很受广大农村病人的欢迎,可用于各度子宫脱垂。子宫托种类繁多,目前常用的子宫托为塑料制蘑菇式。按托盘大小发为大、中、小3号(直径或横径分别为6、5、4cm)。托盘又分为圆形与椭圆形两种。使用最多的为中号。托柄长约5cm,向前弯曲以适合阴道弯曲度。

子宫托治疗在于利用肛提肌的耻骨尾骨肌束将子宫托盘支撑于阴道穹窿部,阻止子宫颈下降,维持子宫颈在坐骨肌水平,托柄平阴道口。轻症者,无须另加其他支持物,若阴道过于松弛,则须用月经带支持托柄,或在托柄上端穿带或塑料绳,前后固定于腰带上,以免掉出。

 

子宫脱垂治疗措施2

二、手术治疗

须根据子宫脱垂的发病机理及解剖方面的变化,在选择手术术式时应考虑以下情况:

(一)脱垂的部位及程度。

(二)子宫的位置及大小、宫颈有无肥大或延长及其程度。

(三)肛提肌裂隙的宽度及弹性。

(四)患者的年龄和身体一般情况。年老体弱者难经受复杂手术。

(五)是否需要保留生育功能。如已有小孩而在生育期年龄者,应考虑绝育问题。

 

产前产后如何预防子宫脱垂呢

子宫脱垂根据病情的严重性,也是有不同的分类的,专家指出,在产前,女性并不容易有子宫脱垂,但是,如果产前没有做好护理,那么产后就很容易患上子宫脱垂,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根据以下的介绍,做一些有针对性的预防。

产前产后如何预防子宫脱垂呢?

分娩时,过早下迸、急产、滞产,尤其是困难的阴-道手术产都有可能使子宫韧带、子宫旁组织和骨盆底肌肉与筋膜过度伸展或撕裂。产后如不注意保健,这些组织的“产伤”恢复不良,将影响子宫支托,成为日后子宫脱垂的主要因素。产后如经常仰卧,由于支持组织松弛,子宫常向后倾。子宫后倾的结果使子宫轴与阴-道轴一致,为子宫脱垂创造了条件。

产后如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或有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或长期从事蹲、站工作,迫使腹压增加,引起子宫向下移位。子宫肌垂常发生于晚年;或在绝经后方始加剧,这是因为年老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支持组织萎缩和缺乏张力的缘故。同样道理,体质虚弱或先天性盆底组织发育异常的妇女,即使年轻、未婚、未孕亦可发生子宫脱垂。

相关专家在线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