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都会很容易搞混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腺瘤,这两种虽然都发病于子宫,但是在病理和临床症状是存在差异性的。子宫腺肌症是由于子宫的基底层向肌层内生长的异位现象,子宫肌层的一种病变。腺肌瘤是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含少量结缔组织。
(1)痛经。痛经是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症状。痛经的特点是继发性痛经伴进行性加重。月经前或月经期时,由于内膜岛充血水肿及出血,位于致密肌层中的经血潴留小囊腔内压力剧增,刺激周围平滑肌产生痉挛性收缩,因而引起腹痛。痛经的程度与内膜浸润肌层的深度有关,在它的Ⅰ级患者中仅4.3%有痛经,而Ⅲ级患者中可高达83.3%。
(2)月经失调。月经失调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的原因是因子宫增大,子宫内膜面积也相应增大; 同时子宫内膜的浸润与纤维肌束的增生,干扰了子宫肌层的正常收缩止血功能。据报道,肌层受浸润的范围愈广,经量增多的发生率愈高。部分合并子宫肌瘤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也可表现为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少数月经失调患者可表现为月经前后的阴道点滴出血,可能因肌层中的囊腔与宫腔相通,囊腔中潴留的经血漏出所致。也可能是有子宫内膜息肉之故。
(3)体征。子宫均匀增大,质地软硬,可有压痛,子宫增大一般为孕两月大小,很少超过孕三月者。少数子宫表面不规则,呈结节样突起,可能为局限型腺肌瘤或伴有子宫肌瘤所致。月经期,由于病灶充血、水肿及出血,子宫可增大,质地变软,有压痛或压痛较平时明显,这种随月经周期而出现的体征改变,对诊断本病有特殊意义。
①年龄因素,子宫肌腺症在40-50岁妇女中较多,因女性卵巢功能的衰减,分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子宫内膜增厚患有子宫腺肌症的几率大大上提升。
②生殖阻塞因素,若患有先天性的,或者后天的疾病,引起女性生殖道阻塞,经血不能外流所致子宫腺肌病。
③人流或分娩手术,女性人流手术是引起子宫腺肌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子宫手术及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子宫疾病。
④孕激素异常,研究发现,该病在经产妇女中的发病率要高于未产妇,这症明该病与孕激素相关。
超声检查。子宫腺肌症治疗要做哪些检查?患有子宫腺肌症的女性,常常在检查的时候会出现子宫增大,肌层增厚以及后壁比较明显,致内膜线前移。与正常的子宫肌层比较,其病变的部位常会有等回声或者是稍强回声。
子宫腔造影。子宫腺肌症治疗要做哪些检查?进行碘油造影的时候,可以看碘油进入到子宫肌层,阳性率大概是百分之二十。之后有患者使用过过氧化氢溶液声学造影,可以提高其阳性率。
内镜检查。怎么诊断子是不是得了宫腺肌症呢?宫腔镜检查其子宫腔增大,有的时候可以看见异常腺体开口,如果是用电刀挖除其子宫内膜以及其下方的可疑组织然后送病理检查,有的时候可以明确的诊断。
1、经期吃刺激性的食物,会引起子宫收缩,宫腔压力增大,形成子宫腺肌症。因此,要注意改善日常饮食。
2、避免经期做妇检,会引起宫腔压力增大,给妇科疾病创造机会。
3、禁止经期同房,性高潮时会出现强烈的子宫痉挛性收缩,以致宫腔内压力增大。平时,做好房事卫生,杜绝经期性生活。
4、人工流产或引产是最容易造成子宫内壁受伤的因素,可引发子宫腺肌症,要落实好避孕措施,减少各种宫腔手术操作。
5、加强锻炼,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可预防子宫腺肌症等各种妇科疾病。
6、每年定期体检,是预防子宫腺肌症等妇科疾病的最好办法。
7、女性需要坚持避孕,人工流产术尽量不要做,因为在手术操作时,如果使用方法不适当,可能会造成血液倒流入腹腔,进而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种植。
8、女性需要避免月经期间做妇科检查,因为一些检查可能会伤害到子宫,如果子宫一旦挤入输卵管,就会容易引起腹腔子宫内膜种植。
9、女性还要尽量避免临近月经期进行妇科手术,如果一定要进行手术,也需要医生要动作轻柔,避免用力挤压。
10、女性在月经期间要避免做宫腔内手术,例如:输卵管通畅试验,如果在经血还没有干净的时候就做,子宫内膜碎屑容易经输卵管进入腹腔,造成异位种植。
1、孕激素:子宫腺肌症在经产女性比未产女性的发病率要高,因此证明子宫腺肌症与孕激素相关。
2、子宫手术及操作不当:女性在剖宫产、中期妊娠剖宫取胎,子宫肌瘤剥除术,子宫畸形矫正等,可能把子宫内膜碎片带入子宫肌层,也可损伤子宫肌层,因此增加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率。
3、生殖道阻塞因素:女性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也可导致生殖道阻塞,而使经血不能外流,所致子宫腺肌症。温馨提示:子宫腺肌症有哪些危害?
4、年龄因素:子宫腺肌症往往发生在40~50岁妇女较多,由于他们是绝经期范围之内,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甚至萎缩老化,卵巢排卵稀少,直至停止,此时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增多,而孕激素水平相对较低,故导致卵巢功能失调。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时,会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并向子宫肌层内扩散,进而诱发子宫腺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