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多大年龄绝经?一般情况下,女性朋友通常在40岁至50岁之间的时候就会出现卵巢衰退的现象,这是非常自然的。对于大部分妇女来说,女性绝经的年龄大约在45~55岁之间。当然也有例外,大约1%妇女在40岁前即绝经,可诊断为“过早绝经”或“卵巢早衰”。
绝经期开始的时间 以往人们认为,到了月经停止的时候,才是“正式”的绝经期,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因为在月经停止前已经属于绝经期的范畴,称之为围绝经期。近期英国的学者认为,绝经的开始可能比以往认为的要早10年,于35岁以后,并持续到50多岁。临床观察证明,女性在40岁以前就有骨密度的变化,44岁前就有月经周期和出血量的变化。骨质疏松常被人们认为是绝经期的标志。
绝经前数年胆固醉已经升高 女性到了绝经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究其原因,在于血清中的胆固醇悄悄升高。日本的医学研究发现,围绝经期的妇女胆固醇明显升高,升高的时间在自然绝经前3年至自然绝经后1年。由此可以推断,在自然绝经期前3年,就应该注意体质的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绝经期过早来临是病态 绝经期没有具体年龄期限,但在40岁以前光临,则是病态的体现,预示着卵巢功能过早衰退。女性在接近不惑之年的时候,月经失去规律,周期延长,月经量减少,而且伴随着肢体乏力、性欲减退、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面部潮热、精神抑郁、烦躁不安等更年期症状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真正的卵巢早衰,卵巢中的卵泡先天性过少;要么是卵巢无反应综合征,卵巢萎缩变小。前者虽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可适当地补充雌激素,借以代替卵巢的自身功能;后者多是由于卵巢受到严重感染或是肿瘤作祟,如能及时治疗,有望恢复生殖功能;若系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经过抗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加强卵巢——脑垂体的活性,也可恢复卵巢功能。这些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早诊断、早采取措施。由此看来,绝经期过早来临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对于月经逐渐稀疏、量少以及突然绝经的妇女,通常不需要特别调理月经,顺其自然即可。但对于大量出血,尤其超过平时月经量的出血,或是淋漓不断的出血,则一定要去看医生,查清原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
在妇科疾病中,当雌激素也很匮乏的时候,子宫内膜失去了养分,变得越来越贫瘠,月经由每月1次,变为3~6个月1次,甚至有的妇女一年来1次,而且月经量越来越少,直至绝经。只有少数妇女(约10%),原来规律的月经突然停止,直接进入绝经状态。
妇女绝经的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卵巢功能衰退开始于39-51岁,平均46岁,绝经过渡期一般经历2-8年(平均5年),而月经停止一年以上则正式称为绝经。
绝经的年龄与营养情况、精神因素、心理状态、生理状态都有密切的关系。夫妻关系融洽,性生活和谐,营养条件较好的妇女绝经的年龄要较晚。所以,不能单单通过月经停止就判断自己绝经。具体状况还应到医院去诊断,方可消除疑虑。
这种引起绝经年龄推迟的卵巢肿瘤主要为卵巢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前者为低度恶性肿瘤,后者为卵巢良性肿瘤,有时这两种肿瘤可同时合并存在。
更年期妇女如患卵巢颗粒细胞瘤或卵泡膜细胞瘤,除出现月经紊乱、绝经年龄延迟外,大多无其他症状。
因此,绝经年龄过迟成了卵巢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的重要信息,年龄超过53岁的更年期妇女,仍然没有绝经应提高警惕,切莫疏忽了卵巢肿瘤。
绝经分期:
1、绝经过渡期:指绝经前的一段时期,即从生育期走向绝经的一段过渡时期,包括从临床特征上、内分泌学及生物学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的征兆)一直到最后一次月经。
2、绝经:卵巢激素对子宫内膜影响引起的最后一次阴道出血的那一刻时间。现在都公认妇女自然停止行经1年,就是自然绝经。
3、绝经后期:绝经是卵巢功能的真正衰竭以致月经最后停止。自人生中最后一次月经以后一直到生命终止这一整个时期称为绝经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