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综合症一般出现在育龄阶段女性,一般在经期来临前的1到2周会出现,随着经期的临近生理和心理的症状表现会变得十分明显,在经潮过后会逐渐消失到无症状状态。由此,反复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那么,经前综合症怎么调理呢?
1、学会舒缓压力,保持心情愉快
经期的情绪拨动是因为体内雌激素和黄体素下降,影响了大脑中负责支配情绪的复合胺等生物物质的合成,再加上工作繁忙、压力大,心情简直是糟糕透顶了。这个时候要学会舒缓压力,保持心情愉快,这样才能战胜经期综合症。研究发现,保持人体正常的钙质水平,可保证荷尔蒙激素维持较高水平,从而确保情绪的稳定。
2、保暖可有效缓解经痛
如果每个月都要忍受痛经,除了服用止痛药外,保暖也是很重要的。古代习惯用艾草来熏,现在大家更习惯用暖水袋。经期要避免生冷食物的摄入,否则并且会越来越严重。痛经吃止痛药也要适量,如果发现自己每次的止痛药都吃的多过上一次,那可要小心了,这时可能会伴随有其他妇科疾病,最好及时就医诊治一下。
3、常换卫生棉
每次月经来潮,卫生棉成了女性的亲密伙伴。但是切勿在经期穿紧身裤子,私处不透气,外加脏血细菌的感染,容易引起接触性皮肤炎。不少人都会遇到量多经期长的问题,这个时候勤换卫生棉一样的重要。同时多吃猪肝、动物内脏等含铁量高的食物可补充流失的铁质。
4、怎样拯救经期水肿
不少女性在经期都会被水肿困扰,这也是体内雌激素和黄体素偏低所致,体内的水分含量较高,为了缓解身体水肿,经期应控制盐分的摄入,不仅食物中的盐分要避免,类似汤料、腌肉里都含有较高的盐分,也应少吃这类食物。
5、多喝四物汤可有效缓解经期各类不适症状
所谓四物汤即是由当归、赤芍、川芎、生地四种药材组成,具有缓解经痛、腹胀、犹豫等功能,也可助于经学排出舒畅、补血养血。经常服用,可提升身体温度。但四物汤不适于经期饮用,否则会引起流血量增多。每次月经来潮1个星期前饮用效果最佳。
先介绍几款汤水:
1.益母草大枣汤: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加水炖饮汤,每日早晚各1次。适宜于经期受寒所致月经后延,月经过少等症 。
2.益母草鸡蛋汤: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将鸡蛋洗净,同益母草加水共炖,蛋熟后去壳再煮20分钟,吃蛋饮汤。适宜于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过少,月经后延症。
3.羊肉生姜当归汤:当归、生姜各10克,羊肉片100克,加水同煮,熟后加盐,饮汤食肉。适宜于月经后延、量少、腹冷痛等症。
4.米醋豆腐汤:米醋200克,豆腐250克,同煮熟,饭前吃,1次吃完。适宜于经期过短、血色深红、量多的壮实女性。
简单家庭菜也能助你快速调理月经:
1.鸡蛋龙眼羹:龙眼肉50克,鸡蛋1个,先煎龙眼,30分钟后打入鸡蛋,共炖至熟,早晚各1次,连服10天。适用于虚证月经不调。
3.山楂红糖饮: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冲入红糖,热饮。非妊娠者多服几次,经血亦可自下。功能活血调经,主治妇女有经期错乱,月经延后。
4.茴香酒:小茴香、青皮各15克,黄酒250克,将小茴香、青皮洗净,入酒内浸泡3天,即可饮用。每次15-30克,每日2次,如不耐酒者,可以醋代之。功能疏肝理气。主治经期先期先后不定、经色正常、无块行而不畅、乳房及小腹胀痛等症。
5.山楂红花酒:山楂30克,红花15克,白酒250克,将上药入酒中浸泡1周。每次45~30克,每日2次,视酒量大小,不醉为度。功能活血化瘀。主治经来量少、紫黑有块、腹痛、血块排出后痛减。注意忌食生冷勿受寒凉。
一些妇女在经前反复出现精神紧张、抑郁、焦虑、易怒、情绪淡漠、失眠、头疼、肠痉挛、手脚和眼睑水肿、乳房胀痛等一系列身体和精神症状,从而影响日常生活和正常的学习、工作,医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为经前期综合征。医生说,经期不适也是病,需要患者积极治疗。
经前期综合征最常见于30到40岁的育龄妇女。典型的经前期综合征在经前一周开始,症状逐渐加重,至月经来潮前2到3天最为严重,月经来潮后突然消失;有些病人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一直延续到月经开始后的3到4天才完全消失。经前期综合征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和精神社会、内分泌、脑神经递质、前列腺素作用和维生素B6缺乏等一些因素有关。
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严重性不一,因此针对不同的病人需给予不同的治疗。经过积极正确的诊治绝大多数经前期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均可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是精神安慰治疗。医生将根据病人的症状特点,设计个性化的心理和行为治疗方案,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
其次,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处方药,使病人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如抑郁症状明显的选用抗抑郁的药物;有明显焦虑及易怒的经前期综合征患者选择镇静剂;以乳房胀痛、头痛、腹痛等疼痛症状为主的选用前列腺素抑制剂等。
还有,合理饮食结构对缓解症状有帮助。应注意保持足够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如维生素B6、维生素E;摄入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饮食可以改善经前期综合征的精神症状。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加重症状,因此,经前期综合征患者应限制食盐量,避免或减少咖啡因的摄入等。
再有,让患者家属了解经前期综合征周期性发作的规律和预期发病时间,理解和宽容患者经前的行为过失,并协助调整经前的家庭活动,减少环境刺激,使患者的失控过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患经前期综合征的妇女身体往往出现多种不适症状,严重者伴有精神症状,其中焦虑症状居多,占70%-100%。60%的经前期综合征患者有乳房胀痛或体重增加;45%-50%的患者有低血糖症状,约35%的患者有抑郁症状,并伴有自杀意识。为此医生建议女性朋友,要注意检查经前期综合征,并及时治疗。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经前期综合症呢?有一种是可以由社会因素引起,特别是无同情心的男士得负责,多一点同情心和耐心会使经前期综合征患者的症状虽不消失但也会有所好转。而从生物学上讲,激素不平衡也是原因之一。女性在月经期间,女性血液中雌激素及孕激素浓度变化大,雌激素水平降低,孕激素水平升高。这两种激素由卵巢产生,当卵巢摘除,经前期综合症也就随着消失了,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因为没有经前期综合症的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也会有同样的改变。
还有一种是,经前期综合症患者与非经前期综合症患者的大脑中所含的微量化学物质水平不一样,尤其是经前期综合症患者体内的化学物质5-羟色胺含量低。5--羟色胺对情绪起着重要的作用,医生常会开一些有助于提高或维持5--羟色胺含量的药物,它们对经前期综合症一般都会起作用,巧克力可轻度增加其含量,低血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以及高纤维食物糙米,全麦食品,荞麦苗条等能明显提高5--羟色胺含量,从而改善情绪。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体内的维生素B6可生产5--羟色胺。鱼类,鸡肉,青豆,香蕉及麦芽中含有维生素B6,如果服用B6的补充剂,那么要非常注意,因为过多摄入会引起神经损伤。
现在经前期综合征领域研究的最大热点是钙和维生素D的结合,效果比较显着。钙是重要的物质,不仅有利于骨骼和牙齿的健康,而且参与体内一些列重要的反应。研究者表明,钙的补充可以使经前期综合征的严重症状减轻一半。维生素D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有助于食物中钙的吸收,若是维生素D水平低,几乎食物中的所有钙都会流失,因此,如果说钙是对抗经前期综合症的有效武器,那么维生素D也是一样重要,我们可以称为双D饮食,D---奶制品(dairy),钙的较好来源,D---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双D饮食方案可作为正常饮食的补充,可从牛奶,酸奶及奶酪中补充钙,从某些鱼,鸡蛋、黄油及谷物等中获得维生素D,当然,你也可以晒太阳进行补充维生素D,但不能每天过多晒日光浴,对皮肤和人体都是一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