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泌乳素血症对女性危害很大,而它的感染率也在逐渐上升,它可以通过性交接触感染,高泌乳素血症会使患者出现闭经、不孕和溢乳等症状,如果孕妇患有高泌乳素血症疾病,很用可能会使患者出现流产等症状,所以大家一定要及早发现并及时医治。
女性要防止高泌乳素血症带来的危害?正常PRL脉冲性释放及其昼夜节律对乳腺发育、泌乳和卵巢功能起重要调节作用。PRL分泌受下丘脑PRL-RH和PRL-IH双重调节,而在正常排卵月经周期中PRL始终处于CNS下丘脑多巴胺能神经介质和PRL-IH张力性抑制性调节下,一旦这种调节失衡即引起的HPPL。
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很多,比如,晚卵期和黄体期;妊娠期,较非孕期升高≥10倍;哺乳期:受按摩、乳头吸吮引起急性、短期或持续性分泌增多;产褥期:3~4周;低血糖;运动和应激刺激;性交:在性高潮时明显升高;胎儿和新生儿(≥28孕周~产后2~3周)。还有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肿瘤:非功能性——颅咽管瘤、肉瘤样病(sarcoid)神经胶质细胞瘤;炎症:颅底脑膜炎、结核、梅毒、放线菌病。破坏:损伤、手术、动一静脉畸形、肉芽肿病(Hand-Schüller-Christian's syndrome)。垂体柄病变、损伤或肿瘤压迫。精神创伤和应激。帕金森病等。都是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
另外,原发性和/或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也是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比如: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桥本甲状腺炎、异位PRL分泌综合征、肾上腺及肾病:阿狄森氏病、慢性肾功衰竭、多囊卵巢综合征、肝硬化。妇产科手术也可以引发高泌乳素血症如:人工流产、引产、死胎、子宫切除术、输卵管结扎术、卵巢切除术等。总之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很多,高泌乳素血症的危害也很多,因此,我们要做到防治结合。在治疗的同时要预防,预防的同时要治疗。
不孕症的原因有2/3在于女方输卵管阻塞一向是主要原因但自从普遍重视预防感染及广谱抗生素问世以来,引起输卵管阻塞的产科妇科炎症已大为减少;另一方面,有关内分泌疾 病的认识及检查技术不断进展卵巢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的诊断率有所提高,所以卵巢性不孕也占重要地位。
泌乳素也叫催乳素,是脑垂体所分泌的激素中的一种。妇女在怀孕后期及哺乳期,泌乳素分泌旺盛,以促进乳腺发育与泌乳。非孕妇女血清中泌乳素水平最高值一般不会超过20纳克/毫升。如果血中泌乳素水平过高,则称为高泌乳素血症。这些人往往有乳房胀痛、溢乳、月经稀少甚则闭经的表现。因此有时也称之为溢乳一闭经综合征。
当体内泌乳素过多时,可以抑制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并直接影响卵巢的性激素合成,使血清雌激素水平低下,从而引起卵巢功能紊乱,排卵减少,或无排卵溢乳,甚则闭经,导致不孕。
得了高泌乳素血症一定要引起足够的认识,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在积极进行治疗的同时,也要做好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心里护理。
高泌乳素血症预防或者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走路、慢跑、骑车、跳舞、跳绳、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会使人心情舒畅,忘掉烦恼。规律的性生活不易使皮肤发热,而且能间接刺激退化的卵巢,以缓和荷尔蒙系统,且防止雌激素锐减,因此要保证规律的生活习惯。
怎样预防高泌乳素血症?预防高泌乳素血症要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常作保健体操或打太极拳等。避免精神刺激,稳定情绪,保持气血通畅。经期要注意保暖,尤以腰部以下为要,两足不受寒,不涉冷水,并禁食生冷瓜果。经期身体抵抗力弱,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劳逸适度,协调冲任气血。经期不服寒凉药。加强营养,注意脾胃,在食欲良好的情况下,可多食肉类、禽蛋类、牛奶以及新鲜蔬菜,不食辛辣刺激食品。预防高泌乳素血症还要去除慢性病灶,哺乳不宜过久,谨慎从事人工流产术,正确掌握口服避孕药。肥胖病人应适当限制饮食及水盐摄入。
很多女性对自己的生活不在乎,不重视。常认为自己吃得好吃的贵就是好事儿,往往忽略了很多的小细节。在此提醒女性朋友们不要认为金钱的满足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此,建议女性朋友要多喝水或果汁。乐观面对人生:虽然50岁左右的女性可能会面临很多新问题,如子女长大成家,可能会带来一些孤独,但是依然可以在这一段时间过充实的生活,比如不妨接着去上学,学习那些年轻时想学又没有时间学的东西。
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是药物治疗,在临床上也常用到,当然也有其他的疗法,下面介绍的外科治疗和放射治疗就是针对别的病因用到的方法。
1、外科治疗
对于有肿瘤压迫症状、药物效果不好以及不能耐受或拒绝药物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有些患者药物治疗失败的原因与肿瘤囊性变、出血或肿瘤缺乏多巴胺受体有关。肿瘤的突然出血可能导致垂体卒中,这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外科急症,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不能耐受或拒绝药物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也应该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同样在一些伴有精神症状的垂体腺瘤患者,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会加重他佃的精神症状时,也应该考虑进行手术。
2、放射治疗
与其他类型的垂体腺瘤相比,PRL腺瘤需要进行普通放射治疗的病例愈来愈少;随着立体定位放射外科(伽玛刀、X刀、质子射线)的发展,文献中对部分选择性的PRL腺瘤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报道日渐增多。综合文献报道,放射治疗主要适用于大的侵袭性肿瘤、术后残留或复发的肿瘤;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患者;有手术禁忌或拒绝手术的患者以及部分不愿长期服药的患者。放射治疗的方法分为分次放射治疗,包括普通放疗、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有研究发现,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能具有放射保护作用。因此,建议在治疗PRL肿瘤的同时最好停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