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是子宫疾病的一种,这种疾病令女性比较恐惧,此病多生在生育过的女性身上,子宫肌腺症会引起患者痛经,子宫肌层组织结构紧密,异位内膜组织在肌层内广泛出血,造成子宫张力增高,一旦患病应及时治疗
1、滥服止痛片等西医药物来镇痛,危害重重。
绝大部分腺肌症患者都曾依赖含化学成份的西药来缓解严重疼痛。每次月经来时或期间均大量服用来治标止痛,日久天长,产生成瘾性,常规剂量也逐渐增大。据可靠医学研究证明,人体过量服用镇痛剂对身体器官产生严重的副作用。首先是对肝、肾功能的产生毒性作用,阻止了它们的正常代谢功能,同时更能诱发对胃和神经系统的进一步损害。
2、盲目接收一些医生建议,服用来推迟月经周期导致过早绝经。
患者中,也部分患者,接受一些医生的建议,服用了一些能持续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药物,使卵巢排卵停止,性激素分泌减低,使内膜萎缩,从而达到推迟月经周期的变化或直接导致过早绝经。较多的腺肌症患者,认为这种办法最好,可省事也省得每月痛“要死”的折磨。但有正就有反,有好就有坏。腺肌症患者表面来言,通过服用一些新的药物来推迟或使月经过早绝经,是没有痛经。但98%的患者随之而来的是过早地出现了医学上“绝经期综合症”。
3、盲目性选择非专业医生来治疗子宫腺肌症,最终适得其反。
很大一部分患者被医院确诊是腺肌症后,求诊于一些医院妇产科医生,总认为她们一定是专业治疗这病的内行医生。或者求医于当地名医、专家,不否认他们的名声和地位,但他们这些人也未必就是治疗这腺肌症的专业医生。
子宫腺肌病有什么危害?
妇科检查常可发现子宫增大,并且月经期或月经前后子宫增大,以后逐渐变小的特点。但不超过妊娠3个月大小,如大于3个月则往往提示有合并症。
痛经伴进行性加重:月经异常、不孕、性交痛、盆腔痛、低热、白带增多和经期疼痛等不适症状,痛经所产生的原因可能为异位内膜随卵巢改变出血而产生病灶外局部压力增高,周围平滑肌组织受到刺激而发生痉挛收缩而产生疼痛。
子宫腺肌病也会导致不孕,近几年随着宫腔操作技术的广泛,有些年轻妇女也有发病在16-30岁的妇女中,而且生育年龄的妇女也可导致不孕的发生。
至于月经过多原因虽从传统观点认为子宫体积增大,内膜面积增多可增加出血机会,但目前从临床观察腺肌症的子宫常小于妊娠3个月大小。
专家总结,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
1)痛经: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症状,约百分之六十的患者会出现。多为继发性痛经伴进行性加重,其程度较重,常需用止痛yao物。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从经前l周左右即开始,或可延长至经后1~2周。少数患者疼痛时间在月经前后,仍呈周期性。
2)月经过多:子宫腺肌病的另一主要症状,大约百分之四十的患者会出现。少数患者发生大量出血,术前误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
3)不孕:少数子宫腺肌病患者会出现不孕的情况。
4)其他:子宫增大多为均匀性,较硬,一般不超过12周大小,否则,可能合并子宫肌瘤。若为子宫腺肌瘤,也可表现为非对称性增大。若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出现相应体征。
一、月经失调: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前后点滴出血。这是因为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及子宫肌壁间异位,子宫内膜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
二、痛经:最主要症状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因为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的影响下充血、肿胀以致出血,同时还加重了子宫肌层血管的血量,使坚厚的子宫肌层扩张,引起严重的痛经,当经期结束,痛经即缓解。
三、体征:子宫增大,呈球形,质地变硬子宫一般不超过孕12周子宫大小。临近经期,子宫有触痛感。经期,子宫增大,质地变软,压痛比平时更明显。经期后,子宫缩小。这种周期性出现的体征改变是诊断病原体的重要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