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综合症出现在女性经期来临前,随着经期推进,患者出现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会越来越明显,在经期结束后症状消失。很多女性朋友认为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并没有意识到经前综合症的严重性。
经前综合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使得经前综合症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月经是女孩子生理发育达到特定阶段后,子宫内膜在卵巢分泌的性激素的直接作用下,周期性地出现剥脱出血现象的过程。痛经、女性经前综合症是指月经周期内因气血两淤而引起的诸多不适症状,及由此而引起的不孕症和多种妇科疾病,医学上通称经前综合症。
研究表明,目前经前综合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工作和学习,降低了生活的质量。对此,这是由于近年女性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容易受到气候的变化、精神的因素、考试前的紧张,或者人际交际障碍及生活困惑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女性月经周期的问题越来越多。比如,痛经、经血时量大或小,经期延长,或周期紊乱等经前综合症延治可能诱发不孕。
经前综合症的危害有多大?因患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接受手术的患者,在发病前均有程度不同的经前综合症。林小姐就是其中的一位。据介绍,中学时期她就有痛经的症状,但她一直没当回事。直到28岁时,到妇科去检查,她才知道自己是患了子宫内膜异位症,若不积极治疗日后会影响怀孕。
在经前综合症中,除了一部分症状由于是原发生理性症状,可以随着经期结束而消失外,还有一部分是病理性的症状,需要到医院及时治疗调理。比如,林小姐如果当初及时对痛经、闭经等进行治疗,就可避免诱发月经子宫内膜异位症了。
经前综合症如何缓解
1.保持乐观自信
2.少量多餐,同时采用低糖饮食。
3.避免甜食。
4.减少乳品,避免乳糖阻碍体内吸收镁,因为镁可帮助调节动情激素的浓度,同时促进分泌。
5.避免动物脂肪,以多元不饱和脂肪取代动物性脂肪 。
6.限制盐的用量,最好采取低钠饮食,以防止水份滞留在体内。
7.增加纤维质的摄取量,多吃蔬菜、豆类、全麦、荞麦以及大麦。
8.避免咖啡因,节制食用咖啡、茶、巧克力等含咖啡因食物的用量。
9.节制饮酒,酒精将加重情绪低潮,也会使头痛及疲倦更加严重或引发吃甜食的冲动。
10.避免以利尿剂来缓解腹胀,以免使矿物质流失过多。
11.适度运动有助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并排出水份,也能促进大脑制造脑内啡,有助全身舒畅。
12.缓和环境气氛,如柔和的色调或怡人的音乐。
13.深呼吸。
14.泡矿物澡,在温水中加入一杯海盐及一杯碳酸氢钠,有助放松全身肌肉
15.适度安排工作进度及目标,勿使自己负担过大 。
16.与他人分担倾诉。
17.适度的服用维他命B6,可缓解情绪、有助排出水份、乳房胀痛、疲劳及想吃甜食 的欲望。
18.维他命A及D可改善皮肤健康,有助于抑制经前的粉刺及皮肤油脂过盛。
19.服用维他命C可减轻情绪紧张,并可防止月经前夕的过敏症。
20.维他命E可缓和乳房疼痛、焦虑沮丧等症状。
21.钙与镁可预防经前的痉挛及疼痛,镁并能控制对食物的渴望同时稳定情绪,镁同 时可帮助钙质的吸收。
22.控制吃甜食的欲望。
一些妇女在经前反复出现精神紧张、抑郁、焦虑、易怒、情绪淡漠、失眠、头疼、肠痉挛、手脚和眼睑水肿、乳房胀痛等一系列身体和精神症状,从而影响日常生活和正常的学习、工作,医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为经前综合症。我院妇产科医生说,经期不适也是病,需要患者积极治疗。
经前综合症最常见于30到40岁的育龄妇女。典型的经前综合症在经前一周开始,症状逐渐加重,至月经来潮前2到3天最为严重,月经来潮后突然消失;有些病人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一直延续到月经开始后的3到4天才完全消失。患经前综合症的妇女身体往往出现多种不适症状,严重者伴有精神症状,其中焦虑症状居多,占70%-100%。60%的经前综合症患者有乳房胀痛或体重增加;45%-50%的患者有低血糖症状,约35%的患者有抑郁症状,并伴有自杀意识。经前综合症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和精神社会、内分泌、脑神经递质、前列腺素作用和维生素B6缺乏等一些因素有关。
经前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严重性不一,因此针对不同的病人需给予不同的治疗。经过积极正确的诊治绝大多数经前综合症患者的症状均可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是精神安慰治疗。医生将根据病人的症状特点,设计个性化的心理和行为治疗方案,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
其次,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处方药,使病人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如抑郁症状明显的选用抗抑郁的药物;有明显焦虑及易怒的经前综合症患者选择镇静剂;以乳房胀痛、头痛、腹痛等疼痛症状为主的选用前列腺素抑制剂等。
还有,合理饮食结构对缓解症状有帮助。应注意保持足够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如维生素B6、维生素E;摄入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饮食可以改善经前综合症的精神症状。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加重症状,因此,经前综合症患者应限制食盐量,避免或减少咖啡因的摄入等。
再有,让患者家属了解经前综合症周期性发作的规律和预期发病时间,理解和宽容患者经前的行为过失,并协助调整经前的家庭活动,减少环境刺激,使患者的失控过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大部分女性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常,医学上称之为“经前期综合征”。美国最近一项调查发现,如果在月经前额外多摄入一些热量,并且这些热量来自于薯类、谷类、全麦类等含丰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抑郁的症状就会明显减轻。
75%的女性都患有“经前期综合征”,症状包括明显的心情抑郁、焦虑、紧张、情感脆弱、易被激怒、乏力、贪食和胸痛、头痛等。出现这些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体内有一种叫血清素的物质浓度降低了。血清素是一种负责神经传导的脑部化学物质,会把大脑内各种各样的讯息传达到神经细胞。一旦它在体内浓度不够,人就会变得焦虑或忧愁。
研究发现,碳水化合物之所以能起镇静和安慰神经的作用,是由于它能够提高血清素的水平。一般来说,摄入50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就能见到效果。薯类和谷类、全麦类食品,比如用大米、面粉、小米做的各种主食,以及红薯、土豆等食物中,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极其丰富,因此成为典型的抗抑郁食物。此外,碳水化合物中的葡萄糖还是大脑工作时重要的能量来源,可以让经期仍要坚持工作的女性减少疲惫感。经期女性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应该占总能量的55%—65%。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降低身体的免疫能力。
除了碳水化合物以外,维生素B6也能帮助大脑合成血清素,减轻抑郁症状。食物中含维生素B6比较多的是香蕉,它所含有的生物碱还可以起到振奋精神和提高信心的作用。全麦类食品的谷皮中维生素B6含量也很多,因此,经期可多吃些含有麦麸的食品。
经期多喝水可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骨盆充血。同时,在经期,由于常会感到腰痛、不思饮食,不妨多吃一些开胃的食物。另外,喝点猪肝红枣粥、姜汁薏苡仁粥、黑木耳红枣粥及姜枣红糖水等,都能起到补血的作用。樱桃、南瓜、低脂牛奶、鸡肉等,也是女性经期很好的食品。